2007年高考前夕,甘肃省所有的考生都接到了一份考生诚信承诺书,其中的第三条明确规定:考生要保证所填报志愿真实、准确、有效,对自己填报的志愿负责。承担因志愿填报错误和按志愿录取后未报道造成的后果。考生被按照志愿录取后不去学校报道究竟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回复高考30年―你能信守承诺吗?》6月7日cctv12 20:00《大家看法》
甘肃省高招办主任:因为诚信的问题而不被录取的话,后果考生自负
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主任程耀荣:“今年介入诚信制度,考生要对志愿负责,录取了不报道,下一年复读后在被录取,我们会把考生上一年的不诚信情况提供给新录取的学校,学校可能录取你也可能不录取你,但如果因为你诚信的问题而不被录取的话,后果考生自负!”
原来,甘肃省高校招生办公室试图通过这样一份考生诚信承诺书,来约束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一旦根据他们所填报的志愿被录取后,就一定要去录取的学校报道,否则的话高招办就认为考生的行为是不够诚信,有关部门会把考生的这种行为记入诚信档案,并把这些资料提供给第二年录取该考生的高校。甘肃省的这一做法经过媒体的报道后,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人认为:高校是在以强势姿态给学生打上“不诚信”的标签,制约学生的选择权。那么当地的考生和家长们对此又会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考生:“没个人都有权利选择一个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每个人都有这个权利。”
考生小杜:“如果被录取的学校大家都不想上,又不得不上的话,大家心里肯定不舒服。”
家长电话:“我觉得学生应该哟充分的选择的权利吧,一下子这么定了不合适,猛的出来一个他不喜欢的学校,而且以后还牵涉到就业问题,不喜欢,心里抗拒。”
尽管一些考生和家长对这样的一份诚信承诺心存不满,但由于高考在即,谁都不希望自己在关键时刻分心,所以,今年甘肃省参加高考的全部二十多万考生都在上面签了字,至于录取工作真正开始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很多人都在观望着。那么甘肃省为什么要出台这样的一个政策,诚信承诺书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一些什么样的无奈呢?
头一年你浪费计划,第二年你又影响别人的选择了,这不公平
小杜是一名复读生,去年接到了一所艺术类院校的录取通知书,但权衡再三,她还是选择了复读,小杜说,像她这样的情况在他所在的复读班中十分普遍。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接到了录取通知书的考生选择了复读呢?招生办的程主任说,甘肃省的情况在全国来讲相对特殊一些,因为经济相对不发达,很多考生和家长都希望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所以每年的考生都很多,一旦没有考上大学,当地很难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有的学生即使考上了学校,但他们觉得在那所学校里即使完成了学业,也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所以宁可明年重新再考一次,这样就出现了甘肃省考生多,复读考生多,复读考生中前一年考上了学校不去报到的也很多的现象。
程主任:“头一年你浪费计划,第二年你又影响别人的选择了,占用今年的计划,这不公平。”程主任说,在计划十分宝贵,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应该有公平竞争的机会,而有些复读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却毫不负责,这实在是不能理解,也不能不管的事情。
考生小杜:“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想法,老生都说,一定要把所有的志愿添满,谁都想接到好几份通知书,有保底的。”
高招办的程主任认为,许多复读生在前一年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都存在不谨慎的情况,也有脚踩几只船的心理,这在无形之中会给国家的教育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这不是学生们的选择的方法问题,而是他们的诚信出了问题。
程主任:“如果你入学前就不诚信,以后毕业到社会上,对自己的承诺也也是不会遵守的。”
甘肃省高招办主任程耀荣:自由是有边界的,选择也是有约束的
考前出台新政策仅仅是为了诚信教育吗?程主任接下来还会揭开什么样的内幕呢?
程耀荣主任在当地多年从事教育工作,他对甘肃省的高考情况十分了解,他给记者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方。
程耀荣主任:“比如一条河上有一座桥,你先来的人先过,但人多的时候,你不能停在桥上,观景、摆摊,你没有这个权利!”
程主任说,高考历来都是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甘肃省的这一矛盾比其他的省市显得更为突出。近些年来,国家每年给甘肃省的招生计划占到考生总人数的40%左右,这远远落后于东部一些发达省市,也落后于西北部的边远省市,也就意味着同其他省市相比,甘肃省每年有更大比例的考生没有机会上大学,但就是这样宝贵的招生计划,还被大量的浪费了。
程耀荣主任:“去年我们还多录了一些,但还是有2万2千多名考生没有报道,占省属专科,高职院校得38%,本科院校的10%,本科不能补录,这3500个指标就完全浪费掉了。”
按照程主任的说法,甘肃省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招生计划被浪费掉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考生明明填报了某高校的志愿,一旦被录取后却不去报到,而选择第二年复读。一提到这些被浪费掉的指标,程主任就十分痛心。尤其让程主任无法接受的是,这些被浪费掉的指标中,还有一些是他们从外省市好不容易争取来的。
甘肃联合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1000多名考生没有按照志愿前来报到
实际情况真的像程主任所说的那样,甘肃省每年高考的招生计划被浪费得如此严重吗?记者来到了甘肃联合大学进行调查采访。
甘肃联合大学招生就业处席明处长介绍说,甘肃联合大学是一所省属专科学校,尽管每年省教育厅给他们学校的招生计划很可观,但实际报道的情况却很不乐观。每年到了招生的时间,学校上上下下都很紧张,在发出录取通知书之前,他们都要给每一个报考的考生加打电话,希望考生能够按照自己填报的志愿到该校报到。经过不厌其烦的劝说,还是有一千多名考生没有按照志愿前来报到,席明处长非常清楚,这对于一所省属高专院校来讲意味着什么。
席明处长:“学生每年学费3000多,三年就是一万多,1000个学生就是一千万,就是这么厉害!所以说学校对此十分关注。”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甘肃省今年下发了这份红头文件,并在文件中写明了考生应该对填报志愿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因本人填报与填涂失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省高招办还想到了用签考生诚信承诺书的办法,来试图让每一个考生深刻理解这份文件的精神。
高招办的程主任表示,他们将在明年全面开始实施这个规定,今年的考生不会因为自己从前考上学校后复读过而受到影响,但很多考生表示,他们今年不管考上的学校是否满意,都不会选择复读了,因为他们不想成为这一规定的牺牲品,在学生的选择权和保护教育资源,争取公平环境之间,究竟孰轻孰重呢?
自主选择权能否等同于诚信?
上海交大教育学专家熊丙齐教授:
主持人张绍刚:熊老师好在甘肃这个政策出台之后我也看一下您的博客,您一直是持反对意见的。
上海交大教育学的专家熊丙齐教授:是这样的所谓真正的选择权我们现在学生去就业一样,我可以向五个单位甚至十个单位提出我的一个求职分析,最后可能达到五到六个单位的五个单位都要他,那么这个时候他就可以选择,那么选择之后他可能有些单位不去那么不去我们会认为这个学生不诚信吗?显然不会认为这个学生不诚信.
主持人张绍刚:那么为什么我们这里面会发生这样一个现象,认为学校不来报到就是他不诚信呢?就是教育资源浪费呢?
上海交大教育学的专家熊丙齐教授:是因为我们现在高考录取制度本身有问题.
主持人张绍刚:什么问题?
上海交大教育学的专家熊丙齐教授:我们现在集中录取而且在集中的时间里面完成,如果这个学校录取了这个学生录取了之后这个学生不来报到他没有第二次再重新录取的机会.
主持人张绍刚:但是熊老师 对不起,我打断您 不好意思,可能甘肃出台这个政策恰恰就是在集中录取这样的背景下才出台这样的政策,因为我们的任何政策都必须要根据我们的国情。程老师 我不知道我这么理解对不对?
上海交大教育学的专家熊丙齐教授:我觉得我们最近几年来一直在进行高考改革,然后我们高考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我们只注重学校的利益没有注重学生的利益,我们现在学生的利益